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 倡廉文摘 >> 宣传教育

清俭名臣汤斌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已阅读: 0 发布时间:2018/2/6 17:07:17

清廉、勤俭是做人的高贵品德,更是为官者的必需。做官管理的是国家大事、公众之事,必须时时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,时时处处以身作则,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,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清官、好官,成为青史留名的人。

汤斌是清顺治、康熙年间的一位官员,他一生为官清廉,勤政爱民,不管在哪里从政,都能做到公私分明,体恤民情,清正廉洁,被老百姓誉为“汤青天”。他的官越做越大,威信也越来越高,过世多年以后,老百姓还记得他、怀念他,他是封建社会官僚中少见的清官、好官。

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,汤斌出任潼关道,上任时为了不扰民,他不要仪仗,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三头骡子,一头驮着行李和书箱,另两头由他与仆人分骑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“走骡上任”了。那模样不像是新官赴任,倒像是穷书生赶考。到了潼关道的衙门前,把门的官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直到验过他的官符,才惊得连连摇头说:“就是把您放在锅里煮,也煮不出一点官味来啊!”此话确实耐人寻味。

然而就是这位“煮不出官味来”的四品官员,上任不到三个月就让潼关的社会秩序大变。他令出法随,各州县的土豪劣绅再也不敢为非作歹,地痞流氓也是个个收敛,百姓安居乐业,人人称赞潼关来了个“汤青天”。

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年),汤斌由内阁学士擢升为江苏巡抚,在任上他调查发现,当地州县的官吏晋升调配都要行贿受贿,如不送礼或馈礼不足,则官位难保、升迁无望。为了整顿吏治,刹住买官卖官的歪风,他把下属司道官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:“现在的江苏巡抚已拒绝升迁,我不要那么多的钱,也不准你们要知府的钱,谁要是再敢乱来就别怪我不客气。我绝不容许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汤!”接着,他下令取销了乱摊派的税赋名目,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,还严明法纪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。他摒绝一切请托,处处以身作则,不到半年,江苏的吏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,百姓也得到了实惠。而汤斌自己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苦,一日三餐多以韭菜豆腐下饭,鸡鸭鱼肉等荤腥食品很少进家门,老百姓知道后,戏称汤斌叫“豆腐汤”。

后来汤斌调任礼部尚书,在他离开苏州的时候,汤夫人上车时不小心把一床破棉被掉在了车下,他赶紧下车去捡起来,心疼地把被子上的灰尘拍了又拍。他车上装的行李,还是当初来苏州赴任时所带的那几个旧箱,前来送行的官员和老百姓感动得直掉泪。

汤斌清廉勤俭的好名声,在清朝官场和民间是有口皆碑,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。清代作家陈康祺因汤斌的名声而获得感悟,在其撰写的《榔潜纪闻》初笔、二笔、三笔中,借他人之口道出了“清俭非必皆名臣,名臣未有不清俭”的具有辩证法的观点,还说为官者若“盖于日用嗜好中多用一分心,必于民生国计上少一分心,此即不肯清俭之病也”。他把清俭的德行与名臣的威望联系到一起,阐明了清俭是当名臣的基本品质,同时也是仕途平安的护身符。陈康祺以这一番卓有见地的话评价汤斌的一生,是非常妥贴的,如今仍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(周  洲)

主办单位:28365-365备用网址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

地址: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  邮编:226018

网站投稿QQ群:142801336           《方圆》投稿邮箱:fytg@ntlz.gov.cn

28365-365备用网址、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

手机客户端

微信公众号

《方圆》杂志

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苏ICP备09031179号